中国青年网

体育

首页 >> 图片列表 >> 正文

学青会促传统体校“更开放”

发稿时间:2023-11-14 10:06: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届学青会赛事组织平稳有序,达到了’精彩、简约、安全‘的办赛要求。”11月13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在学青会南宁主赛区接受记者采访,他说这一场推动和促进体教融合的青少年体育盛会,“一定会让更多孩子了解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从事体育,真正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最终达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发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于11月5日举行开幕式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赛事接近尾声,绝大多数项目已经“收工”。本届学青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36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广西赛区17971人参赛,广西以外赛区2389人参赛,赛事规模之大,足够展示近年来“体教融合”的丰硕成果。

  “从这些天学青会的比赛来看,我们更加坚定了推进体教融合改革的决心。东京奥运会增加的滑板、小轮车,巴黎奥运会增加的霹雳舞,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这些增项要求我们在传统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更加开放,面向家庭开放、面向学校开放,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体育人才的培养,这是大势所趋。”李辉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和谷爱凌,就是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这种类型的运动员出现。”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中国代表团总共114人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其中113人来自各级体校的专业培养,只有1名三人篮球女子运动员出身于体育传统校——传统体校的核心地位仍然存在,但李辉表示,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形势下,各级体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体校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传统体校的改革发展方向,就是体教融合和实践。”李辉说,“学青会很多参赛选手,是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在体校训练。有些有条件的体校可以自办文化课,有些体校可以依托当地的优秀教育资源,让小运动员接受更好的文化课教育,达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

  本届学青会举重项目女子45公斤级选手徐璐莹,以抓举85公斤的成绩打破全国成年纪录、平世界纪录,这位福建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届艺体班的毕业生,证明了学校与体校之间的畅通逻辑;在体操赛场,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让来自国家队的调研组成员“对2028洛杉矶奥运会充满信心”;U18组别的女排决赛,上海队击败山东队夺冠,两队多名选手已经出现在国青队和全国女排超级联赛当中……传统体校向普通学校提供优秀体育教学资源,普通学校向传统体校提供优秀文化教学资源,更多发挥体校在各地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带动作用,正是体教融合的根本体现方式。

  “体育生当然不是笨孩子,完全可以是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传统体校的改革和发展,与教育资源的沟通,就是体教融合的实践。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3年来,深化体教融合在3个方面成果显著。”李辉说,“第一,体教融合深入人心,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第二,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了促进体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比如学青会足球比赛的贺州赛区,当地的政策是二级运动员和取得相应成绩的体校运动员,可以免试直通高中;第三,打破教体之间办赛不畅壁垒,用竞赛体系保证体教融合的深化。”

  学青会恰是“教体共同办赛”的最佳例证。在首届学青会开幕之前,已是第二届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便已容纳学校球队、职业俱乐部梯队、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球队参赛,以此实现体教融合的“竞赛一致性”;区域性的排球高中联赛,如川渝高中联赛、大湾区男子高中联赛,校际比赛优胜者将在年终总决赛中对阵专业梯队,在已经结束的“一起向未来”女排精英赛中,黑龙江铁力一中女排不惧专业队最终获得第4名佳绩。

  “发展青少年体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举办学青会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检验体教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李辉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家长送孩子练习各种体育技能,这就是体教融合深入人心的最好证明。”

  本报南宁11月1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曹竞
责任编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