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体育

首页 >> 赛事聚焦 >> 正文

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上海首站,也是体育系大学生“赛事运营”实践课

发稿时间:2025-04-01 13:54: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这两天,网球名将阿加西和格拉芙在上海打匹克球的视频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这种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于一体的小球运动,越来越受青年群体的欢迎。3月29日至30日,中国网球协会2025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系列赛事的上海首站2025“BEESOUL杯”匹克球巡回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办。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厦门炬桥的蔡嘉辉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来自Udo俱乐部的黄获荣获得女子单打冠军,蔡嘉辉与方原摘得男子双打桂冠,上海大学李婷与浙大城市学院崔梦瑶联手摘走女子双打的冠军奖杯,安士诚与孟露茜子稳稳走向了混合双打的最高领奖台。

女双比赛现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今年,学校成功申请承办中国网球协会四类赛事中的六站比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党支部书记、匹克球俱乐部指导教师李永华是早期匹克球运动的推动者之一,也是本次赛事的组织者。据他介绍,后续校园内还将陆续推出CPC(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记者注)上海最高积分、高校最高积分以及青少年最高积分等系列赛事。目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已经创下高校单年度承办匹克球专业赛事数量的全国纪录。

比赛中的裁判均为上经贸大体育系的师生。上经贸大供图

  据李永华介绍,体育高等教育如今也讲究“产教融合”,要培养能对体育运动行业推广有用的青年人才。以这次赛事为例,赛事的所有裁判员均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匹克球俱乐部的学生裁判团队。李永华说,尽管这些学生裁判接触匹克球项目仅一年多时间,但通过“理论培训+模拟执裁+实战考核”的三阶培养体系,他们已经能快速走上高级别赛场舞台,并出色完成本次比赛的所有裁判工作,形成了“行业搭台—学校组织—学生成长”的闭环培养机制。

图为男单比赛现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这次比赛的运营,也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师生们的一次“社会实践”。他们整合“BEESOUL”匹克球器材品牌冠名赞助、River川流专业比赛用球供应、红双喜体育器材支持等产业资源,形成了“课程教学—赛事运营—品牌推广—学生培养”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不仅实现了赛事在短时间内的高效筹备与专业呈现,更通过产业资源反哺教学实践,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了真实的项目案例。

责任编辑:梁国胜 邱晨辉
责任编辑:王烨捷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