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被“过度娱乐化”了吗?千万别和快乐过不去
发稿时间:2025-06-20 20:09:01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持续火爆,在近期成了一桩“现象级”的体育事件。有关“苏超”的内容,不但网友玩梗玩得创意百出,比赛也是场场爆满,赞助商亦纷至沓来。“苏超”频频出圈,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质疑包括以下几种——“苏超”玩梗,是不是“过度娱乐化”了?球迷表达是不是有点儿“饭圈化”?如果没有技术做支撑,“苏超”会不会很快就被“打回原形”,热度迅速退散?
必须承认,“苏超”的梗,是它在社交网络上频频刷屏的最大“利器”。当江苏人民过去就爱挂在嘴边的“散装江苏”的“地域梗”和竞技体育元素结合,便胜却人间无数。
梗虽好笑,技巧还在其次,“苏超”的核心吸引力,终究还是建立在真实的地域认同和情感上的。看起来是球迷“自黑”,其实是爱家乡爱得松弛;看起来是“互怼”,其实这是一种“另类团结”;看起来是对自己主队的成绩毫不在意,甚至还“嫌”输得不够,其实那既体现了球迷松弛的心态,更是因为在看到和自己一样需要朝九晚五的普通人下班之后披挂上场拼搏的深切共情。
这些梗,全是技巧,更有满满的感情。有这些真诚的情感作为依托,这样的梗具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而用“饭圈化”来形容球迷的表现,就更令人一头雾水了,因为“苏超”球迷的表现,完全是和人们传统认知中的饭圈反着来的——哪有饭圈“胳膊肘往外拐”,用自我调侃频频“自黑”“长别人威风”的?哪有饭圈会主客队双方球迷其乐融融合影的?君不见,“苏超”比赛场场坐进数万人,至今没有出过任何负面,0个人受到攻击,只看到无数人喜笑颜开皆大欢喜。说“苏超”球迷“饭圈化,是不是有点儿虚空打靶、“污名化”的嫌疑?
此外,拿足球技术说事,在我看来也是大可不必。原本“苏超”就是业余联赛,大部分球员都是兼职,有统计数据显示,65%的球员都是上班族。无论技术基础还是备战条件,他们当然不能和职业球员相提并论,但要论对比赛的投入和给予观众的快乐,尤其是体现出的对足球的热爱和生命力,他们不但不输职业球员,甚至还可能远远超出预期。赛场气氛吸引人不假,但如果不是这些球员卖力的拼抢和精彩的进球,球迷绝无可能那么容易买账。
“苏超”的发端,也许只是为了探索文化、体育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连主办方开始都一度担心,“会不会没人来看球?”,结果却收获了出人意料的结果。成就它的,不只是江苏独特的经济格局和地域文化传统,不只是全面的前期筹备工作,更在于它切中了球迷朴素的情感需求。
它更接地气、更没架子、对群众更有亲和力,而球迷也很好地承接了它的松弛气质,不但“领头羊”高高兴兴,“副班长”也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赛场上“广开大门”,在赛场下同样“广开大门”,把“虽败犹荣”变成一张张发给省内和全国游客的邀请函。
事实上,很多看起来高大上、影响力巨大的商业体育赛事品牌,从来都有一个市井气、烟火气和草根味儿十足的底色。不仅如此,至今欧洲各国的低级别联赛,很多小球队无论赢一场多难,都有着一大群不离不弃的球迷,都有着只有他们自己最津津乐道的“足球典故”,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地域情感赋予竞技运动最长久的市场生命力和文化生命力,让体量再小的俱乐部也能长久经营,也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和传奇。而正是一群群这样的基层球迷和一个个最小单位的足球文化,构成了欧洲足球发展的根基。
有人说:“看了‘苏超’,解答了我心中一个长久的疑问,为什么那些欧洲小球队,也会有那么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家乡的球队,无论体量如何、成绩如何、都是球迷自己心中的“老特拉福德”。
在中国足球看起来“一切都不可能”的时候,是“苏超”展现出了一种珍贵的“可能性”,尤其是,这种“可能性”其实早就在世界足坛被一再地证明价值,却在中国足坛长期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苏超”当然不是完美无瑕的,当然不是不可质疑的,它的未来,的确也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在质疑之前,不妨先想想怎样让它变得更好,怎样让其他地方也能因地制宜地借鉴,怎样让这些场上场下朴素的快乐继续不断生长,给球迷、给经济、给足球产业本身带来更多正反馈,而不是用“套中人”的思维定式和以偏概全的逻辑,去给这个中国足球的新生事物泼冷水。
“苏超”被过度娱乐化了吗?足球应该带来的不就是娱乐吗?中国的足球给人们的快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苏超”现阶段提供的娱乐,无论是玩梗还是踢球,观战或是旅游,不但没有“过度”,相反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人社部24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作出解答。按照《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
2025-06-24 09:04:00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19枚导弹 特朗普称以伊同意全面停火
2025-06-24 08:40:00今年5月,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出“宁波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动态监测...
2025-06-24 07:02:00据悉,近两年南京秦淮警方通过警企联动机制,定期深入黄金珠宝商铺开展防范电诈宣传。店员碰...
2025-06-24 07:02:00“育德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之一,最多可满足143名师生同船学习和实习。如今,胡...
2025-06-24 07:02:006月17日,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镇中心小学校园里办起了市集,手工编织的小物件、手工漆扇、织锦冰...
2025-06-24 07:01:00这个夏天,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让边吃荔枝边追剧的网友倍感幸福,纷纷感叹现代物流的...
2025-06-24 06:56:006月20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王各庄村的麦田里,麦浪翻滚,机声轰鸣。26岁的年轻“麦客”王世军...
2025-06-24 06:56:00少年时期不经意看见、听见、接触的东西,总是会在长大后的某个瞬间抽枝发芽。
2025-06-24 06:47:00这“海金”玳瑁制成的义甲,即使能弹出再美的旋律,即使能让演奏人再风华曼妙,也遮不住璀璨...
2025-06-24 06:47:00玳瑁是海龟科玳瑁属动物,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
2025-06-24 06:47:0010年时间,铺设线缆近3500万米、紧固螺栓近8000万个,装备完成6122辆高铁驶向全国各地……这...
2025-06-24 06:47:00日前,“健康第一 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展示交流活动”暨现教沙龙活...
2025-06-23 23:42:006月21日,共青团枣庄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枣庄学院第九次学生代表大会在薛城校区青年音乐厅召...
2025-06-23 22:59:006月23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歌游...
2025-06-23 22:03:00由马寒冰作词、刘炽作曲的《戈壁滩上盖花园》,正是屯垦新疆最鲜活、最澎湃的历史回声,是军...
2025-06-23 21:06:00乌鲁木齐南站开通时,83岁的铁路退休职工刘学贤即在售票厅售票,她对硬板票如数家珍。随着计...
2025-06-23 21:05:00“这个玩法最初是2022年时,文成公主实景剧场附近,有人用无人机拍摄了‘旱地拔葱’画面发到...
2025-06-23 21:05:00当前,我国夏粮小麦的收获总体进度已过九成,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无人机照亮田野、雷达追踪...
2025-06-23 20:49:00”赵培国是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穿梭于田间的粮食经纪人,他的...
2025-06-23 20:47:00凡人微光 | “动”就一起
2025-06-23 20:45:00我叫叶金俄日,我和妻子东木措,已经在这祁连山下、黑河源头待了19个年头。
2025-06-23 20:43:00@高考生和家长,周四前必看
2025-06-23 20:43:00当地时间23日,以伊冲突进入第11天。
2025-06-23 20:38:00南方本轮强降雨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6月22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目前,水利部维持针对浙江、安...
2025-06-23 20:32:00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将于近日主办“应急使命·2025”演习。作为演...
2025-06-23 20:35:00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上山遗址博物馆预计今年年底开...
2025-06-23 20:34:00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天津举行。
2025-06-23 20:32:00当地时间23日,总台记者从以色列军方获悉,以军战机当天在两小时内向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目标投...
2025-06-23 20:18:00今天,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6月23日至24日,每日12时至18时,北京市平原大部...
2025-06-23 20:12:00北京时间6月23日下午,国际奥委会主席交接仪式在瑞士洛桑举行。
2025-06-23 20:12:00当地时间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2025-06-23 19:02:00